此次參展的作品涵蓋了文創產品、工藝美術、首飾設計和數字動畫四大類別。
6月7-11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寶安會展中心舉行。作為這一重要展會的一部分,我校展廳設在文旅消費館·一帶一路國際館(13號館),展示了學校師生創作的一系列精美作品。
校長許建領參觀學校展廳。
本屆文博會深職院展廳由學校科研處統籌、文化創意產品研究院承辦,共征集了300余件師生作品,涵蓋了文創產品、工藝美術、首飾設計和數字動畫四大類別。其中,文創產品設計部分包含了校園文化、非遺傳承以及與鄉村振興相關作品。
《粵潮方言神獸》
“硬虎”“刻苦驢”,一把把印有奇特文字的傳統手工編織扇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原來這些都是潮汕方言的音譯,“硬虎”意為“一定”的意思,“刻苦驢”是“努力干”的意思。《粵潮方言神獸》的設計團隊選取潮汕方言語音、字音、聲調,結合傳統文化、神獸形象和潮汕精神,創作出一系列文創作品。負責人陳梓博告訴我們,作為潮汕人,從小就在方言、神話和神獸的熏陶下長大。他們想通過現代化的設計方式,重新包裝古老的文化元素和制作工藝,為潮汕方言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戲 五禽》
《戲 五禽》的靈感則來源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禽戲。創作團隊將本身具有強身健體功能的傳統招式和日常生活中的場景相結合,配上虎、鹿、熊、猿、鳥的原創IP形象,開發出中國傳統體育主題非遺數字文創作品。“我們設計了許多張不同的小卡片,每張對應五禽戲中的一個招式,把卡片插入箱子,轉動把手,就能透過紅色的亞克力板濾鏡,看到動態版的招式。”負責人張卓欣介紹,“像這個虎爪的動作,本身是五禽戲中的‘虎撲’招式,我們把他和日常生活中的倒垃圾結合在一起,讓大家在輕松之余,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來緩解勞累。我們想通過將五禽戲里面的招式變得更加年輕化,讓年輕人更加了解五禽戲,從而在現實生活中愿意接觸、愿意學習五禽戲。”
《女書·她說》
湖南永州《女書·她說》系列文創產品今年再次亮相文博會。傳播工程學院的宋海燕老師帶領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創新社的同學們,提取女書文字的造型特點和地域裝飾圖案,純手工制作了手包、絲巾等作品,展示出非遺活化再生設計的獨特魅力。學校通過項目化教學,依托工作室與企業合作,共同培養非遺文創人才。“有了文博會的平臺,學生和老師的作品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也促使更多的企業參與合作,形成了良好的鏈條。”宋海燕表示。
《荔枝紅了》《芳華綻放》《一串》
此外,農產品IP形象設計《荔枝紅了》也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以荔枝為原型打造的一系列荔枝IP形象別具一格,衍生出深圳海濱度假文化和街頭潮流文化的系列文創產品,生動的形象傳播了深圳城市文化和荔枝文化。展廳還展示了以深圳勒杜鵑為主要元素的系列文創產品《芳華綻放》絲巾系列,該系列作品最近榮獲深圳環球設計大獎時尚設計銀獎,彰顯了其卓越的設計水平。《一串》手作陶瓷藝術家居系列也展現了時尚家居產品的獨特魅力。
參觀者絡繹不絕。
參展作品不僅展現出創作者的獨特思想和精湛技藝,也體現了學校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和支持。通過參與此次展會,深職師生得到了與業界專家交流合作的機會,增長了專業知識,也擴展了個人創作的視野和思路。學校將繼續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文化創意人才,為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文創院 孫 昕 校融媒體中心 陳 坤 張城銘/文 謝家康/圖)